【記者 陳宜誠/採訪報導】

undefined

「這是紫色經典的蝶豆花、這是餐桌上常出現的絲瓜、這是小朋友最愛的玉米!」綠美化公益園區裡充滿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常常會有學校來進行環境教育及生態學習課程。這次信義國小鍾老師帶領著小二生直接到戶外進行課程,認識每天所食用的蔬菜是如何生長,還有其他作物。透過志工導覽介紹及體驗活動中,了解到植物的專有名詞外,最重要的是看見照顧植物的不容易,小朋友學到更加珍惜食物而不浪費,寓教於樂。

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維護的綠美化公益園區(和平段),維護經營已邁入第10年。從廢耕地、傳愛濕地、都市農園到友善環境無毒菜園,每一個階段轉換,就是希望能夠運用最自然無害方式來營造園區,成為民眾的重要休閒場域,更是學校進行生態教學的最佳教室,讓社區受惠無窮。

每天清晨或是傍晚時分,都可以看見一群志工穿梭在園區裡進行摘種、維護及整理,雖然忙碌,但是志工們臉上都布滿笑容。這群志工有退休人員、家庭主婦、新住民姊妹及中高齡長者所組成,不時分享種菜心得及經驗交流。綠美化志工團隊小隊長郭健福說:「我們是一群從連最基本要種什麼菜都不懂,到現在居然可以依時令、土質等篩選可以種的蔬菜,種出來的菜也越來越好吃,老實說這真的神奇!」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說:「為了推動友善環境、生態教育、體驗農家苦樂、珍惜資源及愛護大地等,綠美化公益園區因應而生,持續不斷傳遞這些好的觀念來造福社區民眾,進而提倡與自然環境共享共存。」

休閒假日不想去觀光勝地人擠人,那就來綠美化園區體驗農家樂,有生態導覽、作田人日常、產地餐桌、自然共學等活動,綠美化公益園區導覽預約專線:(03)8333326 孫小姐

文章標籤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小菁╱報導
 歲末寒冬之際,社會上清寒弱勢家庭更需要大家的關懷。人合居公益推廣中心成立於民國一○○年,由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營運。由協會職工及弱勢關懷志工負責食物發放、物資整理及處理店內事務,主要服務花蓮縣內弱勢家庭物資需求,每年受惠清寒家庭約四百多戶,藉由大家的愛心,降低弱勢家庭經濟壓力,確保生存權益。
 「您好,今日有新鮮的魚肉、麵包可以領取,請您於下午五點半前到人合居領取」。人合居值班人員一邊忙著電話聯繫,一邊校對轉贈的物資數量,掌握最短時間內將生鮮食材交到弱勢家庭手中,這就是人合居的日常,幾乎三百六十天全年無休,提供花蓮縣內弱勢家庭物資轉贈服務,幫助他們紓解生活困境,成為支撐弱勢的力量。
 人合居公益推廣中心從一○七年度起,提供愛心食物包「從乾糧雜貨到生鮮食材」,來自於台北松江扶輪社長鄭璧瑩牽線北區企業店家一同加入,提供冷凍生鮮魚肉、麵包、水果及紫米等食材,幫助弱勢家庭子女營養加分。
 人合居的志工每天分鄉鎮路線、梯次親自將愛心食物包送到清寒關懷戶的手上。獨自扶養三名年幼子女的弱勢單親陳媽媽十分感謝說「收到志工們的愛心物資,孩子們有得吃、吃得營養又健康,我和孩子們可以安心度日,真的很感謝。」
 生鮮食材除了讓弱勢家庭個案到店內拿取物資外,也為行動不便或是無法外出的家庭提供配送到宅服務,將物資送到真正需求的家庭。
 劉姓訪視員說,有一次踏入個案家中,個案一拿到愛心食物包時,眼裡充滿感激落淚直說「我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飯,這兩週都是仰賴捐贈的泡麵度日」。劉訪視員很感慨的說「這世界需要幫助的人真的太多了。」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表示,協會每年關懷弱勢家庭約四百多戶,分散在花蓮縣各鄉鎮市區,因為人合居公益推廣中心的設立與推動,促使弱勢關懷得以順利推展,讓貧困弱勢家庭有求助之門,企業及善心人士有付出公益愛心的平台,共創溫馨祥和的社會。

undefined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小菁╱報導
為讓弱勢家庭歡喜迎新年,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二十六日舉辦愛人行動寒冬送暖活動,結合持修積善協會志工團隊及心燦整合行銷有限公司企業志工,五十多名志工一同參與這次送暖活動,分成十三條路線將愛心物資送進花蓮縣內十三鄉鎮貧困家庭,共計一百五十戶弱勢家庭受惠。
今年的愛心送暖物資有棉被、愛心食物包(沙拉油、白米、醬油、麵條、乾糧、鹽巴)、沐浴清潔用品、保暖外套、圍巾、襪子、保暖冬衣,每一袋保暖物都由志工們親自送到每一戶弱勢家庭手上,讓這寒冬注入一股暖流。
獨居阿嬤看到志工親自到家裡探視關懷,還送上暖被,雙手掩面淚流不止,阿嬤說「謝謝大家來看我,看到你們我真的很開心,家裡好久沒有這麼熱鬧了,平常都是一個人,很孤單」。
持修積善協會寒冬送暖活動每年透過家庭關懷訪視、棉被、愛心食物包、生活物資發放等方式,提供弱勢民眾最實質的需求,在歲末年終之際,送上最溫暖的祝福,讓弱勢家庭能夠安心過的好年。
家住花蓮市八十九歲陳姓老阿嬤,因子女接連罹癌無法工作,平日靠著撿拾資源回收及政府補助來支撐家計,生活極度貧苦,轉送物資到陳姓阿嬤家裡的志工,看見阿嬤的家庭處境,相當不捨,希望送來的民生物資可以讓他們感受到社會滿滿的愛心,平平安安過新年。
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總會長陳震誠表示,協會以「引善傳愛」為服務宗旨,歲末之際辦理寒冬送暖的活動,以滿滿的愛與祝福來送給這些弱勢貧困家庭,使貧困家庭在農曆年節裡不會感到孤單,能感受到各界人士的溫暖。送暖活動感謝心燦整合行銷有限公司、在地企業、學生志工及眾多善心人士等提供本次所需物資,加上五十多位志工撥冗參加送暖行列,將一百條的棉被、一百五十份的愛心食物包、沐浴清潔用品及保暖的厚外套等,送到了花蓮縣內真正需要的家庭中。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匯集成一股暖流,流向需要的角落。
undefined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小菁╱報導 
 科技部科學志工其「食」不奇怪服務團隊,一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在花蓮市信義國小舉行為期三天營隊服務。 
營隊以料理的科學為主軸,在食材變成食物,加工過程中,融入澱粉加熱爆炸、水果加熱蒸發水汽,變成果乾的科學原理,讓學童動手做、長知識。 
 開幕式信義國小薛明仁校長表示,學校近年連結社區資源,提供學童多元學習,例如晨光時間免費提供學童學習拉小提琴;帶領學童走進綠美化園區認識自然課本中的植物,爭取更多教育資源,豐富弱勢學童視野。今年也爭取由社團法人持修積善協會指導,花中、花女學生組成的科學志工團隊到學校進行服務。 
 團隊總召劉楷研表示,近年來健康飲食問題已經喚起國人的重視,其中,食安問題已是刻不容緩,目前逐漸推廣食農教育、低碳飲食、手作烘焙等,鼓勵自然烹調,食物減少人工添加物風潮。 
 有鑒於此,科學志工團隊規劃食物的科學∣其「食」不奇怪;設計玉米粒爆成爆米花,我把水果烘乾了、蛋白質加熱,蒸布丁等實作體驗課程,讓學童在操作過程中習得物理知識。 
 學童利用最簡單的湯匙和爆米花機來進行爆米花活動。雖然爆米花常常吃得到,但因為是自己親手爆的,小朋友都顯得格外興奮,特別期待打開鋁箔紙之後的成果。活動中會講解玉米粒加熱後能夠爆成花的原因,是由於玉米的胚乳主要成分是澱粉,一旦加熱超過極限,就會急遽膨脹,形成爆米花。 
 活動中還運用烘乾機,讓小朋友將水果切成薄片,進行烘乾成水果乾片,完全沒有添加任何色素和化學添加劑,原汁原味。 
 參加的學員表示,課程中手拿著湯匙,一直聽到奶油的滋滋聲和爆米花爆開的聲音,感受爆米花爆開的震動,覺得超讚,雖然有些玉米爆得不成功,但因為是自己做得覺得特別好吃。 undefined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者張柏東/花蓮報導

「整個花蓮市都是我的教室!」…….
綠美化公益園區拓展學生學習廣角

位於花蓮市重慶市場旁的信義國小,長期推動教育與社區結合,讓知識學習不是只在教室內,結合社區資源進行多元化教學,讓學生從小就能破除學習只在課堂上的框架,知識學習是來自於生活周遭大小事,並且訓練學生從小就能關注社區生活樣態,學習參與社區活動與議題。

信義國小鍾菊蘭老師本次帶領三年級學生,來到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綠美化公益園區進行自然生態課程,了解何謂無毒作物種、農藥對於環境的汙染破壞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等環境議題。

透過實際體驗種植蔬菜作物的方法及步驟,進一步了解作物生長與自然環境共生共存概念外,在實際耕作過程中體驗到農夫行業的辛勤。

多元化的課程涵蓋自然環境、就業職能、生態保育等觀念,引導學生讀書學習的多角觸發,做中學的體驗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這是小鏟子、小圓鍬是翻土使用的最佳工具」黃秋敏志工一邊介紹種菜工具,同時親自示範翻土技巧、播種的注意事項。

小小的幾個動作,同學們不僅聽得津津有味外,實作過程哩,才一下子就讓同學們就已是大呼吃不消,深刻感受到農夫的辛苦,一致表示尊重食物及珍惜每個飯菜。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說:「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綠美化公益園區讓社區資源成為學校推動多元教育的重要支持力量,拓展孩子全面學習,擴充孩子視野。」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蓮市志工協會書畫攝影聯展」今天上午於花蓮市公所市民藝廊正式開展,共展出40件書法及攝影作品,書法作品展現中國書法的優美意境,有似歐陽詢四平八穩的楷書、如張旭不羈的狂草與蘭亭流水般的行書,一筆一墨所帶出的線條與飛白留給觀賞者無限的想像;攝影作品則呈現花蓮縣境內各種特殊地景,值得市民朋友前來觀賞,展期從今日起至6月30日止,歡迎喜愛藝文活動的鄉親朋友共襄盛舉。

undefinedundefined

志工協會榮譽理事長林佑穗提到,志工協會成立於民國94年,成員包括熱愛志願服務的同伴及產官學界的退休人員,除了每日到各公家單位參與各項服務工作外,每月也例行性進行公園、街道清掃、淨灘以及安排活動陪伴安養院的長者朋友;志工協會成員利用閒暇之餘鑽研書法、國畫、油畫、攝影等各項藝文活動,以多元的方式呈現藝術之美,歡迎喜愛藝文活動的民眾前往花蓮市公所市民藝廊欣賞協會夥伴們的創作成果。

undefinedundefined

魏嘉賢市長致詞時表示,花蓮市公所致力推動藝文發展,規劃「市民藝廊」給予各社團朋友作為展出藝文作品的空間,希望公部門不再是給人冷冰冰、硬梆梆的形象,透過藝術文化的展出,帶動鄉親民眾欣賞藝術作品的文藝氣息;市公所提供「市民藝廊」這樣的平台,鼓勵花蓮藝文創作者來做展出,讓大家感受到本所對於藝文推廣的用心與行動力。undefined

本次參加展覽的協會成員包括榮譽理事長林佑穗、陳國禎、王春香、陳貴滿、張碧月、邱群祐、吳東興、陳姿蓉、李素良、賴尚甫。同時還特別邀請78歲的賴宗煙將軍、94歲的劉鳴岐提供多幅書法作品,另外還邀請攝影攝影經歷豐富的詹水火、熊帆生、邱文顯、鄭肇基、黃正雄老師們帶來相當具有水準的攝影作品,歡迎喜愛藝文活動的民眾前往花蓮市公所市民藝廊欣賞協會夥伴們的創作成果。

 

洄瀾網 |記者| 楊均濰/整理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國內外五家扶輪社,共同捐贈總價值340萬元的精密超音波及醫療車各一台。(圖/記者王兆麟翻撮,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花蓮華東扶輪社、新莊東區扶輪社、花蓮美崙山扶輪社、韓國3750地區華城ROYAL扶輪社、泰國3350地區曼谷挽那扶輪社等國內外五家扶輪社,共同捐贈總價值340萬元的精密超音波及醫療車各一台予花蓮縣政府,27日在衛生局大禮堂舉行捐贈儀式,由縣長徐榛蔚與衛生局長朱家祥出席代表受贈。

undefined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扶輪社力行公益,瞭解偏鄉的需要,捐贈先進醫療儀器設備,讓鄉親在健康上得到更多的保障。

 

扶輪社於7年前曾捐贈簡易型超音波掃描機予花蓮縣,配置於鳳林鎮衛生所提供中區鄉親健檢使用,更不定期巡邏至卓溪鄉及萬榮鄉等山區部落服務。如今老舊設備也亟需汰舊換新,扶輪社長年關心花蓮偏鄉醫療,不但捐贈新型超音波掃描儀之外,更加碼捐贈超音波檢查巡迴車,以實際行動關心花蓮鄉親的民生與健康。

undefined

捐贈儀式在花蓮縣衛生局大禮堂舉行。

 

花蓮華東扶輪社長陳正雄表示,為了發現社區根本的需要,扶輪社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在衛生局提供的地理及醫療資料中,發現花蓮縣因為人口分佈不均,地勢狹長,多數醫療資源集中在花蓮北區,其他區域的民眾,距離醫療機構相對較遠,對於預防醫學民眾也較不易使用。有鑑於此,決定捐贈超音波檢查巡廻車一部,車上搭載全新腹部超音波、診療床,以行動診間的方式,搭配鄉鎮衛生所的醫療團隊,為偏鄉居民提供預防篩檢及醫療診斷。

徐榛蔚表示,近年來無論是牙醫師公會到偏鄉機動式的協助醫療,或是藥師公會直接送藥到長照執行的店家,甚至是國民黨花蓮縣黨部在各部落無醫村協助醫療診治,都讓偏鄉民眾相當受惠與感謝,而今天扶輪社也力行公益,瞭解偏鄉的需要,捐贈先進醫療儀器設備,讓鄉親在醫療及健康的促進得到更多的保障。



原文網址: 醫療資源直送花蓮徧鄉! 國內外5扶輪社捐超音波檢查巡迴車 | ETtoday地方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328/1409559.htm#ixzz5sUusG78K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記者 陳宜誠/採訪報導】端午節即將到來,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特地在人合居社區關懷據點辦理「文化綜合一下-閩南粽尬湖北粽」活動,歡度端午佳節。透過連結在地社區志工、新住民志工進行包粽子教學,帶領人合居阿公阿嬤一起體驗,提早過節。

課程一開始,在地志工簡素玉及李秋美講解閩南粽的包法,從備料、伴餡、包粽、蒸粽每個步驟都講解十分細膩。阿公阿嬤從過程中,回味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的回憶。其中,高齡83歲的王阿嬤手裡握著粽葉,還來不及了解是先放米還是先放材料時,一旁的吳阿嬤迅速的動作,早已包完多串的粽子。速度之快,讓在場的志工們都驚呼連連。

緊接而來的是由新住民志工講解介紹湖北粽,從糯米到月桃葉,甚至包紮的繩子都很有講究。「每片葉子的寬和長也有嚴格的標準。一個粽子繩子纏九次線,多一次浪費,少一次包不緊。」從粽子包法、餡料內容及粽子綁法都和閩南粽有很大差異,也從中了解到粽子背後的文化特性不同,讓阿公阿嬤大開眼界。

為讓弱勢家庭能有端午節應景的粽子,本次活動特別準備100多顆肉粽量的糯米、香菇、花生、內餡豬肉及粽葉,由平均年齡75歲的長輩齊心協力包製出一顆顆美味的粽子,除了提供阿公阿嬤現場享用端午粽的好滋味外,同時也將部分粽子,由持修積善協會志工分送給社區內的弱勢獨老,提前度過溫馨的端午節佳節。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表示:「端午節帶來的不只是文化,更是帶動高齡長輩的回憶與肯定。透過包粽子活動,讓長輩們再次體驗兒時樂趣,同時也將一顆顆粽子分送到弱勢家庭,引導長輩們參與社區關懷,讓引善傳愛從行動中傳遞出去。」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 2019-06-02

undefined

端午節前夕,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在人合居社區關懷據點辦理「文化綜合一下、閩南粽尬湖北粽」活動,透過連結在地社區志工、新住民志工進行包粽子教學,帶領人合居阿公阿嬤一起體驗不同文化,提早歡度佳節。

 課程一開始,由在地志工講解閩南粽的包法,從備料、伴餡、包粽、蒸粽每個步驟都講解十分細膩。阿公阿嬤從過程中,回味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的回憶。其中高齡八十三歲的王阿嬤手裡握著粽葉,還來不及瞭解是先放米還是先放材料時,一旁的吳阿嬤早已包完多串粽子,讓志工們驚呼連連。

 接著是由新住民志工介紹湖北粽,從糯米到月桃葉,甚至包紮的繩子都很講究。每片葉子的寬和長也有嚴格的標準。一個粽子繩子纏九次線,多一次浪費,少一次包不緊。從粽子包法、餡料內容及粽子綁法都和閩南粽有很大差異,讓長輩們大開眼界。

 為讓弱勢家庭能有端午節應景的粽子,本次活動準備一百多顆肉粽量的糯米、香菇、花生、內餡豬肉及粽葉,由平均年齡七十五歲的長輩齊心協力包製出一顆顆美味的粽子,除了提供現場長輩享用端午粽的好滋味外,同時也將部分粽子,由持修積善協會志工分送給社區的弱勢獨老。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表示,端午節帶來的不只是文化,更是帶動高齡長輩的回憶與肯定。透過包粽子活動,讓長輩們再次體驗兒時樂趣,也將一顆顆粽子分送到弱勢家庭,引導長輩們參與社區關懷,讓引善傳愛從行動中傳遞出去。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記者 陳宜誠/採訪報導】端午節快到了?你吃粽子了嗎?教育部指導,社團法人花蓮縣持修積善協會主辦新城鄉樂齡學習中心規劃端午節文化活動,特地邀請新住民姊妹進行湖北粽教學,與爺爺奶奶們一同體驗包粽,提早過節。

一般認為,阿嬤一定會包粽子,經由調查在新城樂齡中心的成員有一半的阿嬤是吃過粽子卻沒有包過粽子,這些大多來自於嫁來台灣多年的新住民阿嬤。其中,高齡85歲的新住民陸阿嬤興奮地說:「因為以前生活在中國大陸,只有在端午節的時候才吃到粽子,當然也沒學過包粽子,來到樂齡中心才有機會包粽子,真的超開心的。」

高齡89歲的汪阿嬤,雙手已不向以往靈巧,透過現場志工協助,阿嬤一邊包粽子,一邊說:「我只是人老了,動作較不靈活,以前包粽子我可是出了名的快喔!」

現場阿公們也一起加入包粽子活動來大展身手,大多數阿公都說以前都是只要吃粽子就好,包粽子都是阿嬤在處理,這一次換自己來包粽子,才發現要包得好看和扎實還真的不容易,紛紛表示了解到太太的厲害及辛苦。

持修積善協會總幹事施慧萍表示:「國人重視的端午節即將到來,配合節慶安排多元課程,有別於以往的傳統肉粽,本次活動精心推出新住民故鄉美食-湖北粽課程,讓樂齡學員促進文化交流,並且品嘗不同風味的粽子美食。」

daofalight1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